- 深圳自考網為學考網旗下網站,為考生提供深圳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深圳省教育考試院www.eeagd.edu.cn為主。
廣東自考00031心理學押題資料
心理學
考試-知識點押題資料
第一部分
概論
一、 心理學的概念
(1)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
(2) 心理學的科學性質: 在心理學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規律的過 程中,主要依賴于科學方法,嚴格遵守科學標準。
二、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流派
(1)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及構造主義心理學 19 世紀后期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1879 年馮特與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第一個心理實驗室,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各種最基本心理現象:感覺。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研究意識的結構
(2)機能主義心理學: 1890 年至 20 世紀 30 年代 主要研究意識的功能
(3)行為主義心理學: 20 世紀 20 年代至 50 年代 主要研究的是意識的行為,代表人物華生。
(4) 格式塔心理學 1912 年至 20 世紀 40 年代,又稱完形心理學,主要研究意識體驗。
(5)精神分析學派: 19 世紀后期 主要研究無意識現象
(6)人本主義心理學: 20 世紀中期 主要研究人的社會性特點
(7)認知主義心理學: 20 世紀 60 年代
研究行為,研究以行為為基礎的內部心理活動規律
三、 心理學的主要分支
心理學的理論領域:
實驗和認知心理學
人格和社會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生物心理學
心理測量學
心理學的應用領域: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臨床與咨詢心理學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廣告和消費心理學
法律與犯罪心理學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與學中的心理規律,
學校心理學是對學校中的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診斷及輔導)
四、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對人們的行為有目的、 有計劃的系統觀察并記錄,對所做記錄分析, 以發現心理活動變化和發展規律。
測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為工具,對個體心理特征進行間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結論。
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行為或心理現象進行觀察。
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測群體態度和心理特征。
五、 學習心理學的意義及作用
認識內外世界
調整和控制行為
直接應用于生活和實際工作中
第二部分
心理的生理基礎
一、神經系統與神經元
(1)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2)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3)周圍神經系統(外周神經系統)包括軀體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
系統
(4)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也叫神經元
(5)神經元包括細胞體,樹狀突與軸突三部分
(6)神經元按性質不同可以分為三類:
感覺神經元(感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經沖動,傳入中樞神經細胞)
運動神經元(將中樞神經系統發出的神經運動傳出至效應器)
中間神經元(傳導神經運動)存在于腦與脊髓中,又稱聯結神經元
(7)神經元具有兩個主要特性:興奮性與傳導性
二、大腦半球的構造與功能
(1)大腦分左右兩半球,由胼胝體相連,約占大腦重量的60%
(2)大腦兩半球由三條大的溝裂:中央溝、外側裂和頂枕裂,分成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四個區域。
(3)大腦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經細胞和無髓鞘神經纖維覆蓋著,呈灰色,叫灰質(大腦皮質)
(4)大腦半球內面由大量神經纖維的髓質組成,叫白質。
(5)大腦皮質分四個機能區域:
初級感覺區:
1. 視覺區 -枕葉區
2. 聽覺區 -顳葉區
3. 機體感覺區(體覺區,如冷覺、熱覺、觸覺、痛覺和內臟感覺等)
軀體運動區(運動區)
言語區
言語運動區(布洛卡區)受損會引發運動性的失語癥;不能說話或說話不流利等
言語聽覺區(威爾尼克區)損傷會引起聽覺性的失語癥;不能聽寫活動
言語視覺區,損壞這個區域會引發視覺性的失語癥(失讀癥)。看不懂文字材料。
聯合區
三、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腦的不對稱性
(1)人的大腦右半球略大或重于左半球
(2)左半球與語言、書寫和理解文字等能力有關
(3)右半球與音樂、美術和想象創造等能力有關
四、探討人腦奧秘的方法
一、腦電圖
二、腦成像技術
(一)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二)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1973 年出現了第一張腦成像照片)
五、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是通過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來調節機體的功能。
激素(又稱荷爾蒙)是內分泌系統中的傳遞信息的物質,它從內分泌腺生成后被送入血管,借助血液循環流到全身的肌肉、腺體或器官。
激素在人類的行為的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包括身體的發育、 一般的新陳代謝、心理發展、第二性征的發展和情緒行為等。神經遞質是迅速地對相鄰細胞起作用, 而激素只是緩慢地對遠方的細胞發生影響。
內分泌腺的分類及機能(目前已發現有 27 種)
(1) 甲狀腺——促進機體代謝、增進生長發育,呆小癥
(2) 副甲狀腺——不足,反應遲鈍、運動不協調
(3) 腎上腺——促進機體的興奮性,不足,精神萎靡、肌肉無力等
(4) 腦垂體——由前葉、中葉、后葉三部分組成。
(5) 男性的性腺(睪丸)女性的性腺(卵巢)分別分泌不同的性激素 (性荷爾蒙)
第三部分
意識與注意
一、 意識的性質
(1) 意識:個人運用感覺、知覺、思維、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內在身心狀態和外在環境人、事、物變化的覺知。
(2)意識的狀態 :
可控制的意識狀態
自動化的意識狀態
白日夢狀態
睡眠狀態
二、 注意
(1) 注意:心理活動或意識在某一時刻所處的狀態。
(2) 注意的特點:指向性、集中性
(3) 注意的功能:選擇功能、維持功能、調節功能
(4) 注意的種類:
隨意注意: 有預定目的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不隨意注意: 沒有預定目的無需做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隨意后注意
三、 生物節律、睡眠與夢
(1)生物節律:有機體生物功能周期性變化的結果。
日節律:睡與醒的周期性循環
(2)睡眠與失眠
睡眠的五個階段:(β正常清醒狀態)
α波 12cps ,過渡期,頻率較慢振幅較大
θ波 4-7cps ,輕睡期,頻率更慢
δ波 4cps 以下,振幅極大
REM“快速眼動睡眠”
失眠的原因: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
失律性失眠、藥物性失眠
夢的特征:夢境與自己有關
夢境受生活環境的影響
睡眠中外在或內在刺激可以影響夢的內容
四、 意識的特殊現象
(1)催眠:一種似睡非睡的意識恍惚狀態。
催眠狀態下的心理特征:感覺麻痹,感覺扭曲、幻覺,解除抑制,對催眠經歷的記憶消失
(2)心理促進藥物的影響:鎮定劑、興奮劑、迷幻劑
第四部分
感覺與知覺
一、 感覺
(1) 感覺:人們的感官對各種不同刺激能量的覺察,并將它們轉換成神經沖動傳往大腦而產生的。
(2) 感受性:人對刺激物的感覺能力。
(3) 感覺閾限: 人感到某個刺激存在或刺激發生變化所需刺激強度臨界值。
二、 視覺
(1) 視覺刺激 可見光 380 至 760nm
(2) 基本視覺現象:
視覺適應(明適應、暗適應)
色覺
三、 聽覺
(1) 聽覺刺激 聲波 20 至 20000 赫茲
(2) 基本聽覺現象:聲音屬性(音強、音高、音色)
聽覺適應與疲勞、混合、掩蔽
四、 知覺
(1) 知覺: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各個部分與屬性的整體反應。
(2) 知覺的特性:整體性、恒常性、選擇性、理解性
(3) 知覺的種類:深度知覺、運動知覺、時間知覺
五、 社會知覺
(1) 社會知覺:個人在社會環境中對他人的心理狀態、意向、行為動機作出推測判斷的過程。
(2) 社會知覺的特性:認知對象的特殊性
社會知覺加工過程的特殊性
對他人行為期望會影響社會知覺過程
(3) 社會認知的過程:信息搜集和選擇、信息的整合過程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暈輪效應、社會刻板效應)
第五部分
記憶與學習
一、 記憶
(1) 記憶:在頭腦中積累、保存和提取個體經驗的心理過程。
(2) 記憶的類型:
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語義記憶和情境記憶
(3) 記憶系統:
二、 遺忘
(1) 遺忘進程曲線:遺忘的數量隨著時間逐漸增多。
(2) 遺忘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消退、干擾
(3) 提高記憶的方法:地點法、韻律法、記筆記
(與編碼信息聯系的緊密程度,情境和狀態的依存性,情緒作用)
三、 學習
(1) 學習:在主體腦部積累經驗、構建心理結構以積極適應環境的過程。
(2) 學習的分類:
(按學習方式)接受學習、機械學習、發現學習、意義學習
(按學習內容)知識學習、技能學習、 社會規范學習
(3) 學習的策略及方法:
復習策略(復習次數、時間、方法)
組織策略(群集、記筆記、列提綱)
第六部分
思維與創造性
一、 思維
(1) 思維:以人已有的知識為中介,對客觀事物間接地、概括的反應。
(2) 思維的種類:
(按憑借的中介)直接動作思維、 具體抽象思維、抽象思維
(按探索目標的方向)發散思維、聚合思維
(按思維方式)常規思維、創造性思維
(3) 思維的過程:分析綜合 –比較 –抽象概括
二、 概念
(1) 概念:反應客觀事物的共同特點和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
(2) 概念形成過程的研究:
人工概念 人為的、在程序上模擬 的概念。假設 -檢驗-再假設 -檢驗…直至成功。
自然語言概念
三、 推理和問題解決
(1) 推理:一組具體事物經過分析綜合得出一般規律的思維活動。
推理的一般過程及種類:三段式推理、線性推理、條件推理
(2) 問題解決:消除尚未被人們解決的某種思維活動。
問題解決特征:目標指向性、認知操作性、操作系列性
問題解決的方法策略:算法式
啟發式(手段 -目的分析法、爬山法、 逆向工作法)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問題表征的方式、功能固著性無關信息的干擾、心向
四、 想象和創造性培養
(1) 想象:頭腦中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創造性思維: 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新方案并創造新思維的心理活動。
(2) 創造性的影響因素:智力因素、環境因素、人格因素、動機因素
(3)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建立目標與意向、訓練基本技巧、刺激好奇心、建立動機和信心、自我競爭、培養信念、發現機會
第七部分
智力
一、 智力概述
(1) 智力:人的一種綜合認知能力。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認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模仿能力、創造能力)
智力的差異:
個體差異(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力結構)
團體差異
智力的發展特征:智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發展的可變性和穩定性
(智力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增長階段 - 穩定階段 - 衰退階段)
(2) 智商:通過一定測量工具和手段衡量智力水平的高低。
比率智商:智力年齡除以實足年齡
離差智商: 個體成績與同年齡組被試平均成績得出的相對分數。
二、 智力的理論
(1) 智力因素論:智力二因素論 代表人物:斯皮爾曼
智力 g 與某特殊因素 s 正相關
智力多因素論 流體智力:一般的學習行為能力。
晶體智力:以學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的認知能力。
(2) 多元智力理論:智力、言語、邏輯 -數學、空間、 身體運動、音樂、人際、內省
(3) 智力結構論:內容、操作、產物
(4) 智力認知理論:智力三元理論
元成分:控制行為表現和知識獲得的過程
操作成分:接受 -比較-反應的過程
知識獲得成分
三、 智力的測量
(1) 智力測量:是心理測量的一種。
(2) 智力測驗的種類:(按測試對象)個別測驗、團體測驗
(按測試方式)文字測驗、非文字測驗
(按測試關注度) 速度測驗、 難度測驗
(3)心理測驗的性質:測驗對象是心理特質
測驗是間接的
測量存在誤差
測量工具通用性與社會文化背景有關
(4) 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
常模(參考指標)某一標準化樣本的平均數和標準差信度(可靠性)測量結果的可靠性效度(有效性)測量工具能夠準確測出所測量事物程度
四、 智力的影響因素:遺傳環境(家庭、學校教育、社會實踐環境)
< 智力測驗與性向測驗(潛在才能)和成就測驗(成績)的關系>
第八部分
動機與情感情緒
一、 動機
(1) 動機:激發、調節、維持人們從事某種活動,并引導活動朝
某一目標的內部心理過程。
(2) 動機的功能:激活功能、調節與維持功能、指向功能
(3) 動機產生的原因
需要:有機體內部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狀態。
誘因:能激發有機體定向行為并能滿足某需要的外部環境。
(4) 動機的種類: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
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
主導動機與從屬動機
二、 社會性動機
(1) 社會性動機:以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的動機。
(2) 交往動機:個體愿意歸屬于某一團體。
(合作、情誼、歸屬感)成就動機:人們求獲得成功的內在動力。
(具有挑戰性與創新性、具有堅定的信念、有正確的歸因方式)
(3)工作動機:使個體努力并不斷完善自己工作的動機。
三、 動機理論
(1) 本能動機
(2) 匱乏動機與成長動機
匱乏動機:個體試圖恢復自己生理與心理的不平衡狀態。
需要滿足后趨于消失
成長動機:個體試圖超過自己以往成就的動機。
< 馬斯洛需求層次: 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組成。人的需要分層次,由低到高: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 >
(3) 認知與期待理論
認知理論:強調人的思維對行為的調控作用。
期待理論:強調其引發行為的作用。
四、 情緒情感
(1) 情緒情感: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相應的行為反應。
(2) 情緒情感發生的過程:主觀體驗 -生理喚醒 -外部行為
(3) 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從需要角度:情緒 -生理,情感 -精神從發生早晚:情緒 -早,情感 -晚
從反應特點:情緒 -情境性、激動性、暫時性、表現性、外顯性
情感-穩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內隱性
(4) 情緒情感的種類
基本形式:快樂、憤怒、悲哀、恐懼
情緒狀態:心境、激情、應激
< 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持久的情緒體驗。
應激:在意外緊急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適應性反應。 >
情感種類: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 情緒情感的表達:面部表情、身段、語調
(6) 情緒情感的功能:動機作用(激勵、指標)
調控作用(促進、瓦解)
健康功能
信號功能
第九部分
人格
一、 人格
(1) 人格: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
(2) 人格特征:獨特性、統合性、穩定性、復雜性、功能性
(3) 人格的結構:知 -情-意系統、心理狀態系統、
心理特征系統、人格動力系統、自我調控系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 自我控制)
二、 人格的差異
(1) 認知方式:人們在認知過程中,個人所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沉思型和沖動型、系列型和同時型、 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
(2) 氣質: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度與指向性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質。
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
(3) 性格
性格的態度特征、情緒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
三、 人格理論
(1) 人格特質說 個體有別于他人的基本特征
奧爾波特 共性與個性
卡特爾 《卡特爾 16 種人格因素測驗》
現代“五因素”
(2) 人格類型說 一類人與另一類人之間的心理差異
單一型模式(冒險偏好)
對立型模式(內向外向)
多元型模式(陰陽五行說)
四、 人格的成因
生物遺傳因素、自然物理因素、家庭環境因素、社會文化因素、早期童年經驗
五、 人格的測量
(1) 測量法:在標準化技術條件下,對受測者行為和內部心理變化進行探索和鑒別的方法。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人格測驗、愛德華個人興趣量表、青年性格問卷
(2) 投射法:強調人的行為由無意識的內部驅力推動。
羅夏克墨漬測驗、主題統覺測驗、句子完成法
第十部分
人際交往與社會影響
一、 人際交往
(1) 人際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合群需要、自我肯定需要
(2) 人際交往的理論: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
二、 人際溝通與人際吸引
(1) 人際溝通: 信息發送者與信息接收者之間的信息相互作用過程。
(2) 人際溝通的功能:促進相互了解、協調社會生活、適應社會環境、維持社會生活動態平衡
(3) 人際溝通的過程 / 基本模式:
(4) 人際溝通的類型
言語溝通
非言語溝通: 表情、眼行為、身體語言(象征、說明、調節、情感表露)、服飾、講話風格、人際空間
(5) 人際吸引的主要條件:相似性和互補性、個人品質、接近性和熟悉性
三、 群體
(1) 群體:成員之間相互依賴和相互影響的集合體。
(歸屬感、認同感、社會性支持)
(2) 群體的一般特性:群體規范、群體的凝聚力、群體中的角色、群體中的領導
(3) 群體的社會影響
社會助長:個體與別人一起活動時,個體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
社會惰化:群體一起工作時,成員努力比單獨任務偏少的現象。(社會評價、社會認知、社會作用力)
從眾:個人觀念由于群體影響向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自愿)
服從:按他人命令去行動的行為。 (非自愿)
去個體化
群體的決策行為(群體極化、群體思維)
第十一部分
心理健康
一、 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一種高效而滿意的心理狀態。
(2) 界定心理健康與否三條原則 :
心理活動與外部環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心理過程是否具有的完整性與協調性
個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的相對穩定性
(3) 心理健康的標準:
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善于調節與控制情緒、 能夠了解和接受自己、能與他人建立和諧關系、 有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4) 增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開發各種潛能、激發非智力因素、 提高社交能力、增強自我意識
二、 心理健康與壓力
(1) 壓力:使人感到緊張的事件刺激,壓力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身心狀態。
(2) 壓力的產生原因:軀體性壓力源、心理性壓力源、社會性壓力源、文化性壓力源
(3) 壓力的心理反應:警覺階段、即抗拒階段、衰竭階段
(4) 壓力的影響因素:認知、準備狀態、經驗、性格、環境
(5) 壓力的處理方法:
了解能力、制定計劃、勞逸結合、加強鍛煉、自信豁達、擴展人際、改變不合理的觀念
三、 心理健康與挫折(1)
挫折:個體在通向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使得目標不能達到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
(2) 挫折的產生原因: 內在因素 -自身條件限制、外在條件 -環境
(3) 挫折后的反應:
攻擊行為、冷漠、幻覺、心理防御機制(建設性防御機制、 替代性防御機制、逃避性防御機制、掩飾性防御機制、攻擊性防御機制)
挫折后的表現: 否認、幻想、抑郁、投射、反向、轉移、退行、文飾、補償、升華
(4) 挫折的應對策略:
正確認識挫折、改變不合理觀念
加強修養并勇于實踐、優化自身人格品質
四、 心理健康與焦慮
(1) 焦慮障礙:受不合常理性的害怕所困擾的狀態。
(2) 焦慮障礙的類型: 廣泛性焦慮障礙、恐慌障礙、 恐懼癥、強迫癥、創傷后應激癥
(3) 焦慮的應對策略: 認清焦慮狀態、克服焦慮(不回避正面迎戰 做筆記)、
學會放松、運用想象、理性思考、接受治療
第十二部分
畢生發展
一、 個體發展
(1) 發展心理學: 研究個體從出生至衰老整個過程的心理發展和變化規律。
(2) 發展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橫斷研究法、縱向研究法、群體序列研究法
(3) 畢生發展:人生的發展是伴隨著人的一生過程,其行為變化過程反應不同行為表現的增強和減退情況。
發展具有多維性和多向性
發展有獲得和喪失組成
心理發展存在個體差異性和可塑性
心理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
(4) 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劃分:
主要依據
個體心理發展的每個時期、重要的特殊矛盾和質的特點
< 關鍵期:個體在早期發展過程中,某一反應在某一特定時期最易獲得最易形成, 如錯過這個時期再難出現這樣的 “好時機”。>
(5) 心理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
二、兒童期的心理發展
(1) 認知發展理論:代表人物 皮亞杰
0-2 感知運動階段、 2-7 前運算階段、 7-11 具體運算階段、 11 以上 形式運算階段
(2) 兒童期社會性發展:
依戀行為、性別社會化、道德判斷發展
< 依戀行為:人與人建立起來的,雙方互有親密感及互給溫暖和支持的持續情感聯系。
道德判斷發展:代表人物 柯爾伯格
前習俗道德、 習俗道德、后習俗道德 >
三、 青少年心理發展
青少年期的心理發展: 12-20 歲
智力發展、個性發展(自我意識、情緒、人際關系)
四、 成年期與老年期的心理發展
成年期: 20-40 歲 求職與升學、婚戀與生育
中年期: 40-65 歲 生理變化及適應、中年危機
老年期: 65 歲以上 感知覺退化、身體機能智力變化、面對死亡
>> 點擊閱讀全文 <<
上一篇:廣東自考00037美學押題資料
下一篇:最后一頁
最近更新
- 廣東自考00031心理學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037美學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30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3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06-23
- 廣東自考00536古代漢語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押題資料 06-23
- 廣東自考00540外國文學史押題資料 06-23
自考解答
- 深圳自考如何申請學士學位? 08-22
- 深圳自考專科可以轉專業嗎 08-22
- 深圳自考專科最快多久能畢業? 08-22
- 深圳自考大專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怎么學? 08-16
- 深圳自學考試_自考本科專科-深圳自考... 07-22
- 深圳自考可以報考哪些學校呢? 07-22
- 深圳全日制大專在讀,同時可以自考本... 07-22
- 自考大專多久能畢業? 07-12
- 深圳自考生怎么辦理課程免考?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