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影院-高潮真紧好爽我视频-高黄H文各种姿势PLAY道具1V1-高考陪读妇乱子伦小说长篇-高辣H文短篇啪啪小说男男-高辣H文黄暴糙汉文H

  • 深圳自考網為學考網旗下網站,為考生提供深圳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深圳省教育考試院www.eeagd.edu.cn為主。

自考熱線:  0755-2322 4485

距2022年10月待定

距離2022年4月延期待定

所在位置:深圳自考網 > 學前教育(專) > 正文

廣東省自考00390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押題資料

2021-06-23 16:15:43   來源:深圳自考網    點擊:   
   
  【導讀】為了讓廣大考生,更好的學習,廣東自考網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復習資料,僅供參考,如需要文件版的考生可加入考生交流群。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概論

  1.科學的內涵:

  (1)科學價值體系;

  (2)科學過程與方法:

  (3)科學知識三個基本要素。

  2.科學知識.

  概念:科學知識是由概念、范疇、學說、理論組成的具有邏輯聯系的知識體系。

  特點:

  (1)嚴密的邏輯性;

  (2)客觀真理性;

  (3)開放性。

  3.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貫穿于科學活動之中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是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

  [注]“實事求是”是科學精神的核心,“開拓進取”是科學精神的活力。

  4.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定義:以3-6歲幼兒為對象,引發幼兒探究科學的主動性,支持幼兒經歷探究和發現,旨在培養幼兒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三位--體的科學素質的教育過程。

  內涵與特點:

  (1)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過程:

  (2)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支持幼兒親身經歷探究的過程;

  (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是培養幼兒科學素養的過程。

  5.學前兒童數學教育是指遵循學前兒童認知發展規律,幫助學前兒童積極建構數學經驗,發展數學認知能力,并為正規的數學學習進行準備的過程。

  6.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三個要素:

  (1)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

  (2)科學思維方式與方法;

  (3)科學知識經驗。

  7.21世紀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定位已從入學準備轉為幼兒的終身發展,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也從更側重工具理性回歸為更側重價值理性。

  在此價值取向指導下的學前兒童的科學教育更重視科學精神與人文素質的培養,努力幫助學習者在探究科學的過程中獲得精神成長與滿足,允許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個體差異,運用個人化、經驗化的方法解決問題,而非將科學教育的價值僅僅定位于科學知識、技能的灌輸與訓練。

  8.我國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科學與數學。

  科學

  (1)生命科學。生命體的身體特征、生命體的基本需求、生命體的簡單行為、生命的生命周期、生命體的變化性與多樣性以及生命體與環境的關系。

  (2)物質科學。對物體與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的周圍環境中非生命物質的探究。

  (3)地球與空間科學。地球物質的性質、天氣和氣候、宇宙。

  (4)科學與技術。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及其功用,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及其功用,感受科技發展帶給個人與社會的影響,進行科技小制作。

  數學

  (1)數概念發展的基礎認知能力。分類、排序、比較、對應、表征、問題解決等重要認知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著兒童對數概念的理解。

  (2)數的認知。數的認知是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主要而又基礎的內容。

  (3)量的認知。認識事物基本特征、比較和可測定的屬性。

  (4)圖形和空間的認知。學前兒童是通過對事物形狀、空間位置關系來認識生活中事物和周圍世界的。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心理認知基礎

  1.學前兒童進行分類活動的意義:

  (1)分類能夠幫助兒童感知集合;

  (2)分類活動是兒童進行計數活動的必要前提:

  (3)分類是形成數概念的基礎,同時也是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2.分類的含義

  (1)類:許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綜合,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整體,如種類、門類或類型等。

  (2)分類: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屬性)的東西歸并在一起,即它是把一組物體分成各有其共同屬性的幾組。

  3.分類的形式

  (1)按物體名稱分類。

  (2)按物體的外部特征分類。

  (3)按物體量的差異特征分類。

  (4)按物體用途分類。

  (5)按物體間的關系分類。

  (6)按物體制作的材料分類。

  (7)按數量分類。

  (8)按時間分類。

  (9)按空間方位分類。

  (10)按所屬關系分類。

  (11)按事物的包含關系進行分類。

  4.5-6歲幼兒的分類能力發展具體表現:

  (1)能對事物的兩種特征進行分類。

  (2)對類與子類的理解,表現在5-6歲幼兒對數的組成和加減運算中總數群與子群關系的初步理解之上。

  (3)5-6歲幼兒不僅能按物體明顯的外部特征如顏色、形狀等進行分類,而且也能夠按物體的用途、時間順序、質地好壞等進行分類。

  (4)6歲幼兒已能初步按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行分類。

  5.比較、序列化和對應的基本概念

  (1)比較:就是辨別事物屬性的異同或高低的思維過程,是對物體之間的某些屬性上建立關系的過程。

  (2)序列化:序列化是指能以物體的某種屬性為標準對其進行比較排序,從而產生結果的過程。

  (3)對應:對應是指一個系統中的某一項在性質、特征、作用或數量等方面,同另一系統中的某一項相當或是存在一定的關系性。(兩個系統之間)對應在日?;顒又谐R耘鋵?、匹配、找一樣等多種形式表現出來。

  6.學前兒童比較對應能力的發展與其科學探究活動和數學認知都有著密切關系,他們在科學活動中的比較對應能力發展特點表現為:

  (1)比較認識事物主要通過各種感官;

  (2)利用直接經驗比較對應,發現事物之間的關系。

  (3)對應、比較活動離不開動作的參與。

  7.比較、序列化和對應能力的教育要點:

  (1)在科學活動中充分利用測量,將科學與數學的目標密切結合;

  (2)將數學中基本的比較、排序和對應內容融入科學探究之中;

  (3)在日常生活及活動中,引導和鼓勵學前兒童學習運用比較、對應的方式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

  (4)在各種科學活動中包括數學活動,注重發展兒童的推理能力。

  8.對兒童推理能力的教育要點:

  (1)給兒童解決問題的自主權,使他們能夠在比較、對應和事物序列化的活動過程中進行判斷推理,進而理解問題的內在規律。

  (2)既給兒童簡單的比較,也要提供較為復雜的比較。

  (3)注意鼓勵兒童從多角度比較事物,認識事物。

  9.學前兒童模式探索學習的四個層次:

  (1)認識模式:能辨別或認出模式,如發現花邊是有規律的。

  (2)描述模式:能說明模式特點。兒童理解模式的結構,能用簡單的語言解釋。

  (3)擴展模式:了 解模式結構,并能依照模式結構繼續擴展模式。

  (4)創造模式:在理解并掌握一些模式結構的基礎.上,自主自由地創造模式。

  10.守恒是指認知主體掌握了事物的本質特征,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特征不因某些非本質的特征的改變而改變,即事物的外部形態雖然發生變化,但其原有的某種屬性(如長度、面積、容量、重量等)仍保持不變。

  11.學前兒童階段常見的守恒能力發展類型:

  (1)數的守恒:是指一組物體的數目不因其排列方式的改變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位置變化或物體外部特征的改變而改變。

  (2)量的守恒:是指兒童認識到一個事物的知覺特征無論如何變化,它的量始終保持不變。

  (3)容積守恒:指容器中物體的體積不因容器的形狀、大小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4)形狀守恒:指一個圖形的基本特征,不會因顏色、大小、形態以及擺放位置等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12.客體長期性:當物體不在我們的感知范圍內時,我們仍然認為它是客觀存在。

  13.對守恒判斷理由的解釋般體現三個方面:

  (1)可逆性:是指刺激物雖經過改變,受試能尋相反的方向思考,發現刺激物若還原,還是相同物體。

  (2)互補性:也就是補償性,是指兒童認為每個刺激物有兩個測量的向度,一個向度的改變必然為另一個向度補足,故兩者雖然外形不一樣,但兩者仍然相同。

  (3)同一性:是指兩個刺激物的外形原來就相同,在轉變的過程中,既無增加也沒有減少,故兩個刺激物仍然相同。

  14.圖形守恒的教育:

  (1)在生活中注意讓兒童探究事物的形體,發現它們的異同;

  (2)鼓勵兒童制作各種圖形及相關的物品:

  (3)要與兒童經常談論有關圖形的問題;

  (4)將相同的圖形集中起來感知探究。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模式、途徑與方法

  1.探究式科學教育的概念: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讓兒童親歷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

  2.探究式科學教育的特點:

  (1)共同:環境非教師根據自己的意愿、興趣和思考獨自創設,而需要師生共同探討,以學生的思考為主,輔以教師的引導共同創設環境;

  (2)學習:該環境并非游戲娛樂的環境,而是能夠促使學習發生的環境,同時,親歷的過程也非僅僅是一個游戲娛樂的過程,而是一個有學習發生的過程;

  (3)親歷:在師生共同創設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的發生不是教師的單方面灌輸,而是學生動手動腦的親身經歷的主動探究過程。

  3.學前兒童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的環節:

  (1)確定探究主題。(確立探究的主題是進入探究活動的前提)

  (2)進行假設猜想。(進行假設猜想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的前提)

  (3)設計問題解決方案與記錄方法。

  (4)實施方案并記錄結果。

  (5)表達與交流。

  4.表達與交流環節教師的指導重點:

  (1)教師應讓每個幼兒都有表達觀點的機會;

  (2)教師應引導幼兒得出正確的結論;

  (3)教師應引導幼兒將假設與結果進行對比,強化或擴展幼兒的經驗。

  5.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途徑:

  (1)集體科學教育活動:

  (2)區角科學活動:

  (3)日??茖W活動;

  (4)科學游戲活動。

  6.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基本模式:探究式科學教育活動。

  7.集體科學教育活動是指教師根據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活動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創設活動環境,面向全體幼兒開展的科學探索

  8.集體科學教育活動的價值:

  (1)集體科學教育活動保證每個幼兒可以獲取基本的科學知識、經驗、方法與

  技能;

  (2)因為教師的統-指導 與個別指導,整體班級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可快速

  了解全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特點;

  (3)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有可能與班級中其他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相互啟發與學習。

  9.區角科學活動的含義:

  區角活動即在區角進行的學習活動,區角活動是指教師創設環境、投放操作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能進行自主探究的活動。

  10.區角活動的特點:

  (1)區角材料的投放相對多樣,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探究的內容:

  (2)參加者僅限于部分幼兒,參加者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或個別操作,是一種較為松散的共同學習活動;

  (3)區角活動以材料為中心組織學習目標和內容,幼兒主要通過與材料的互動獲得學習經驗,材料投放是否適宜直接關系到幼兒的學習水平;

  (4)區角活動是個人體驗式學習,而非指導式學習,教師的指導通常體現為隱藏于材料投放中的間接指導。

  (5)總之,盡管區角活動具有不同于集體教學活動的自主性、自發性、操作性更強等特點,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對區角活動沒有計劃、沒有組織,區角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一樣,也需要教師的計劃與組織,只是教師的“教”隱藏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之中。

  11.區角活動的作用與價值:

  (1)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可從自身興趣和需要出發,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使其不僅獲得相關的學習經驗,更有利于培養幼兒獨立的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2)同時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自尊、自信和自控能力;

  (3)在區角學習活動中,幼兒的個體差異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真正有利于幫助每個幼兒都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者。

  12.科學區角的類型與材料投放:

  (1)科學發現區:科學發現區是指在教室中單獨開辟出來用于科學活動的區角。該區角投放的材料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本設備,另一類是與探究主題密切相關的材料。

  (2)自然(植物)角與飼養角:自然角是指在幼兒園的活動室內向陽的角落,安放一張桌子或設置一個分層木架,有秩序地安放一些適于在室內生長和照料的動、植物的區域。

  (3)可開展科學活動的其他區角:沙水區、閱讀區、藝術區和建構區。

  13.科學發現區中與探究主題密切相關的材料的呈現方式:

  (1)開放式呈現:材料的組合方式多樣化,具有更多操作的選擇性和可能性。幼兒可積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操作材料,充滿自由發現的機會,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的原有水平和興趣,為進一步聚焦指導奠定基礎。

  (2)主題或任務式呈現:指材料的投放和應用指向完成一個主題或任務。主題式材料可包括主體材料、輔助材料和主要工具三類。

  (3)問題情境式呈現:指組合材料,使其構成一個可激發幼兒提出問題的情境。

  (4)分層式呈現:指結構化材料分成幾次投放,以引導幼兒的探究不斷深化,所獲知識經驗由粗淺走向深入,由泛化走向準確。

  14.自然角的核心價值:在于幫助幼兒了解和認識生命體的基本特征、生命體的多樣性、生命體的周期、生命體間相互依存以及生命體對環境的依存。切忌將自然角的功能窄化為環境美化功能。

  15.自然角動植物的選擇原則:

  (1)選擇多樣性的植物或小動物,幫助幼兒理解生命體的多樣性與異同;

  (2)應選擇生長變化明顯的動、植物,幫助幼兒了解生命體的生命周期;

  (3)應建立動物、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16.科學游戲活動選擇或設計的原則:

  (1)體現科學現象、科學技術的內容;

  (2)體現游戲性;

  (3)體現活動的靈活性;

  (4)注意安全的原則;

  (5)與其他領域的游戲相結合。

  17.實驗法的含義及作用:

  (1)實驗法是目前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2)幼兒園的實驗法是指作為活動主體的兒童在問題或目的的引導下,通過對實物材料的操作以發現客觀事物的變化及其關系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給予了幼兒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極大地滿足了幼兒的探究欲望,真正讓幼兒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本質,有助于幼兒理解科學現象。

  18.科學實驗的指導要求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重點在于:

  (1)鼓勵幼兒大膽實驗,給幼兒充分的時間進行實驗,不過多干涉幼兒的操作:

  (2)適時介入,引導幼兒觀察一些沒有注意到的現象變化,糾正明顯的錯誤等。

  (3)在實驗結束后,教師應帶領幼兒對實驗結果進行深入討論、交流,應注意盡量運用科學語言描述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得出科學的結論。

  19.討論法的作用:

  討論法尤其可培養幼兒的信息獲取能力,特別是間接經驗學習能力,討論法所帶來的大量信息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討論的過程則可以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討論法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所以較為適合中、大班幼兒。

  20.教師指導幼兒科學操作和制作的要點(活動實施):

  (1)提供范例,激發幼兒的制作或操作興趣;

  (2)詳細說明,使幼兒明確制作或操作的目標與評價的標準;

  (3)剖析難點,引導幼兒積極思考解決問題,保證制作或操作的順利進行;

  (4)為幼兒留有空間,自己探索制作或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必要時提供幫助。

  21.日常生活中適合開展數學教育的游戲活動:

  (1)使用各種材料和玩具的數學游戲

  (2)建筑游戲中的數學教育

  (3)角色游戲(象征性游戲)中的數學教育

  (4)玩沙、玩水游戲中的數學教育

  (5)體育游戲中的數學教育

  22.利用文學、藝術形式的數學教育的含義:

  運用文學、藝術等形式向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是一種十分生動而有效的手段。各種以數、形等知識為內容的兒歌、歌曲等,把數學和文學、藝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抽象而單調的數、形知識轉變成有韻律、有節奏的藝術形式,使幼兒在歡快、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和鞏固數學知識。

  23.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的方法:

  (1)操作法:操作法是學前兒童通過親自運用操作直觀教具和活動物品材料,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

  (2)游戲法:游戲既是幼兒數學教育的途徑,也是數學教學的方法。游戲法(也可稱規則游戲)是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完成一定教育任務的游戲。

  (3)比較法:比較法是通過對兩個(組)或兩個(組)以上物體的比較,讓幼兒找出它們在數、量、形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的一種教學方法。

  (4)啟發探索法:啟發探索法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依靠學前兒童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他們去探索并獲得新經驗的方法。

  (5)討論、講解法:在討論時,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數學活動經驗與感受,這是幼兒數學概念發展的重要環節。所謂講解法,就是教師運用直觀玩教具并配合以口頭講解,把抽象的數、量、形等知識、關系或規則具體地呈現出來的一種教育方法。

  24.教師提問的類型:開放性提問和封閉式提問。

  (1)開放性提問在問題上不包含任何暗示,富有一定的啟發性,而且能夠給予幼兒較多探索與思考的機會,同時問題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2)封閉式提問問題直接,一般答案是唯一-的。 如: “這是什么圖形?”(指圓形)。這種提問一-般不能更好地啟發幼兒的探索與思考。

  學前兒童數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1.發展計數能力的意義:

  計數能力是數概念形成的基礎,計數能力的形成對于學前兒童數概念的發展以及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2.計數的含義:計數是把被數物體這一集合的元素與自然數列這一集合的元素,建立一一對應的過程。它是一種有目的、有策略和有結果的操作活動,其結果以基數的形式呈現出來。

  3.基數的含義:基數是指集合(一組相同屬性的事物)中元素的多少,它是通過計數活動來確定的。

  因此,在數學上,基數是集合論中刻畫任意集合大小的一個概念。

  4.5-6歲兒童數概念及計數能力的發展

  5-6歲幼兒對數之間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而且數群概念也初步發展起來,能比較好地理解10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1)很好地認識了10以內數及相鄰數。所謂相鄰數是指在自然數列中相鄰三個數相差為1的關系的基礎上,相鄰的三個數存在著多1和少1的關系,即某數的前面一個數和后面一個數。

  (2)能按群計數。

  5.按群計數就是計數時不以單個物體為單位,而是以數群(物體群)為單位。

  6.計數的原則

  (1)一一對應原則:在進行計數活動中,兒童口中說的數詞只能對應一個要數

  的物體。

  (2)基數原則:數出的最后一個數就是這組物體(這個集合)的基數,代表這組物體的數量。

  (3)固定順序原則:每次計數活動必須以一個固定的順序連貫地使用數詞。

  (4)抽象性原則:有計數活動都是用同一組數詞對不同物體進行計數。

  (5)順序無關原則:只要對一個集合中每個元素只數-一次,是可以從任意順序點開始計數活動的。

  7.4-5歲兒童計數與基數的教育目標

  (1)能通過數數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能通過操作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如5比4多1, 2和3合在一起是5。

  (3)在指導下,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數來描述,對環境中各種數字的含義有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4)引導幼兒繼續通過操作活動對10個左右的物體計數,能夠正確點數,并通過體驗嘗試說出并理解總數。

  (5)認讀10個阿拉伯數字,引導幼兒感知、理解10以內阿拉伯數字的實際含義,并能逐步理解和使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點數物體的總數,能用數字正確表示物體的數量。

  (6)初步感知并知道10以內相鄰兩數的多“1” 和少“1”的關系。

  (7)使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物體的數量在10個以內)初步了解、感知物體的數量多少,而不會受物體大小、形狀、排列或擺放形式的影響。

  8.5-6歲兒童的計數與基數教育

  (1)在游戲及日常活動中鞏固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2)5-6歲幼兒由于握筆能力的增強,繪畫活動的增加,已能認識10個阿拉伯數字,所以他們在日常的計數事物的活動中,伴隨著學寫10個阿拉伯數字,這些為幼兒學習數學中抽象的數字符號運算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同時也為計數活動結果的表達提供了支持。

  (3)在游戲活動中嘗試運用計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①卡片游戲。運用卡片學習順接數,是由教師拿出一張卡片(圓點或數字),讓幼兒出該數以后的卡片,并口頭說出排列的結果等。

 ?、诳陬^游戲。不用教具,用口頭練習倒數、順接數或倒接數。

 ?、叟氖钟螒?。由教師先拍幾下手(或敲幾聲鼓),請小朋友接著拍手到10 (或任意一個10以內的數)。游戲開始前,要向小朋友說明請他們接著拍到幾,以免引起混亂。

  (4)通過理解相鄰數的教育,進-步理解基數的本質含義。

 ?、僦鸩嚼斫?0以內三個相鄰數的關系及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自然數列中除1以外,任何一個數都比它前一一個數多1,比后面的一-個數少1),認識三個相鄰數及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的方法。

 ?、谝龑в變禾骄俊⒗斫馊齻€相鄰數的方法。

 ?、圬S富學前兒童認識三個相鄰數的機會。

  ④引導幼兒理解10以內自然數列的等差關系。

  9.序數的含義:所謂序數就是用來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或位置(第幾個)的數。我們知道用來表示事物數量多少的自然數叫做基數;被數的物體是“第幾個”,這種用來表示事物次序的自然數叫做序數。

  10.學前兒童對序數感知與理解的發展特點

  (1)3歲多的兒童還不能夠理解“第幾個”的問題,這些模糊的感知,也是兒童對序數的一個接觸。

  (2) 4-5歲的幼兒則逐步能夠回答出10以內數的序數,但是,不少幼兒還沒有很好地掌握。基數與序數- -致或 對應的情況下幼兒容易感知序數,一旦當基數與序數不對應的情況下,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則不太能夠理解序數。

  (3)5、6歲的兒童已經能夠比較好地理解序數的含義,并能在生活中應用它解決一些問題。

  11.整體和部分的基本關系:

  (1)整體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或若干部分)。

  (2)整體大于任何一個被分成的部分。

  (3)部分之間的關系(5 和3兩部分之間的關系)為互補關系,即一部分增加多少;另一部分就減少多少,反之亦然。

  (4)兩部分之和等于原來的整體(總數)。

  12.數的組成的教育方法:

  學前兒童學習數的組成重點在于感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既要體會整體可以分成部分,又要學習理解各部分之和為整體。先學習分,再學習合。

  (1)通過操作,啟發幼兒探索數組成與分解的內在關系及規律。

  (2)探究、討論數的組成與分解。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堆東西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數的分解組成。

  (3)運用組成規律學習新的組成。學前兒童在初步理解并掌握數的組成的規律上,教師可引導他們運用已學到的方法如互換、互補關系)來解決一些較大數的組成(如7、8、9等)。這可以有效地促進幼兒已有經驗的遷移,并能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4)利用多種途徑和手段豐富幼兒數的組成與分解的經驗。

  活動形式應多種多樣,如:操作活動、游戲活動、日常生活。

  (5)充分利用分類活動增加幼兒對整體與部分的理解與認識。

  13.幼兒加減能力發展的基本特征

  (1)4歲以前的幼兒基本不能進行清晰的加減運算活動,根本不能理解加減的含義。但他們已經有了模糊的經驗,把東西合起來會變多,拿走就會減少。多與少的變化,使他們有了最初步的加減感知經驗。

  (2)4歲以后,幼兒已經能在實際的生活中利用生活素材或運用表象進行非常簡單的加減。

  (3)5-6歲幼兒計數能力的提高,對他們學習加減運算具有重要的意義。多數幼兒可以不擺弄實物,只用眼睛注視著物體,心中就能默默地進行加減運算。5歲半以后,隨著幼兒數群概念的發展,幼兒運用生活素材及表象,口頭解答加減問題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4)幼兒的主要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因此幼兒在進行加減運算活動中仍不能真正地擺脫實物或表象。這不是幼兒的弱點,而是幼兒思維的特征決定的。

  14.口述應用題在幼兒學習加減中的作用:

  (1)口述應用題是幼兒掌握加減運算的有力工具和必要基礎。

  (2)口述應用題能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3)有助于幼兒思維推理能力的發展。

  (4)無直觀材料伴隨的口述應用題是發展幼兒加減表象的主要形式。

  15.學前兒童加減運算能力的教育:

  (1)先從小的數量或數目開始

  (2)引導幼兒通過描述和模仿自編口述應用題,獲得對加減法和應用題結構的感性經驗。

  (3)運用游戲等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描述口述應用題

  (4)運用直觀教具和口述應用題的形式。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

  (5)引導幼兒認識加減等符號,初步理解算式。

  (6)利用日常生活學習加減法。

  (7)對于一些特定的數量關系,可以嘗試運用數的組成學習加減法。

  (8)在游戲活動中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學前兒童量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1.比較的地位:比較是人們認識量的最為常見的方法,也是基本的方法。

  2.5-6歲兒童量的感知能力發展

  5-6歲的幼兒已對物體量的特征有了一-定的感知經驗,他們已經能很熟練地區分出大小和長短。在此基礎上,5-6歲的幼兒已經開始學會區別粗細、寬窄等量的特征,并且在一定的教育引導下,能較好地感知辨別物體的粗細、厚薄、高矮、寬窄和輕重等量,同時,大部分幼兒能用相對應的詞來表示這些量。此外,5歲的幼兒還能做到:

  (1)對大小、長短等不同的物體能依次認真區分,并能進行排序活動,還能從一組物體中找出相同大小的物體。判別“一樣大”的物體,需要在頭腦中對一組物體逐個進行比較和分析,才能作出選擇,所以幼兒的這種能力發生得較晚。

  (2)在對物體量的特征的辨別上,比起3-4歲的幼兒來說已能對量的差異較大的幾個物體作出區分。

  (3)不僅能用詞表示輕重的感覺,而且判別物體輕重的準確性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并能理解和運用“輕”“重”詞匯。

  (4)到了5歲,幼兒已基本上具備了感知輕重相對性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判別輕重的準確性發展的一-種表現。5-6歲的幼兒在正確認識物體大小、長度的基礎上,能做到理解大小和長度的相對性質。

  (5)這一年齡段幼兒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是能初步理解物體在長度、面積、容積(體積)等方面的守恒現象。

  (6)5-6歲的幼兒已具備了認識物體重量和體積之間關系的能力。

  (7)5-6歲的幼兒對重量的感知能力的準確性有較大提高,并能理解和較為正確地運用“輕”“重”詞匯。

  3.4-5歲兒童排序能力的發展

  (1)4歲幼兒開始能夠真正嘗試著進行排序活動,但還不能夠很好地將5個以上的物體排列成-一個完整的序列。但隨著教育及幼兒年齡的成長,5歲幼兒的這種排序能力有了非常明顯的發展。

  (2)4歲幼兒在對5個物體進行排序時,常出現排列成幾個小組的現象,組與組之間是孤立的,還不能配合成一個序列。

  (3)4-5歲幼兒是逆排序能力迅速發展的時期。

  4.量的比較與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標

  3-4歲幼兒量的比較與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標

  (1)在日常生活與游戲中,嘗試用比較的方法區別并說出大小、長短、高矮差別明顯的兩個物體。

  (2)能從5個以內大小、長短、高矮差別明顯的物體中找出并說出最大的(最長的、最高的)和最小的(最短的、最矮的)。

  (3)能按物體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或量(如大小、長短、高矮)的差異進行3個物的正排序。

  (4)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探索各種常見物體量的特征,并在8常生活和游戲操作活動中獲得對量的感知的快樂。

  4-5歲幼兒量的感知與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標

  (1)能通過感知體驗區別說出物體的寬窄、粗細、厚薄和輕重等量的特征。

  (2)能夠積極觀察、探索比較,從五六個大小、長短、高矮、粗細、厚薄、輕重等不同量的物體中(其中兩個物體是相同的)找出等量的物體。

  (3)能通過積極探索嘗試,按物體量的差異進行5個以內物體的正、逆排序。

  5-6歲幼兒量的感知與排序能力的教育目標

  (1)認識寬窄并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譬如,比較三塊不同寬窄的紙板,中間一塊比前面的寬,比后面的窄,是寬是窄看它和誰比。

  (2)感知體驗量的守恒。知道物體外形、擺放位置等發生了變化,它的量不變。

  (3)能按規律排序和自然排序以及物體量的差異進行10個物體的正、逆排序,初步理解依次排列物體之間的傳遞性和雙重性關系,并正確說出理由。

  (4)運用簡單自然測量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學前兒童學習測量的意義

  (1)加深對各種物體量的認識。

  (2)有助于對不同量的測量工具的初步認識。

  (3)加深對10以內數的理解。

  (4)激發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5)發展孩子運用簡單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6.兒童測量概念發展的五個階段

  (1)游戲階段:這個階段的測量行為主要表現為模仿,即模仿較大的孩子或成人的測量活動。測量就是幼兒的游戲,大人用尺子量桌子時,他也會煞有介事地量一量,但他并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這個階段的年齡是從出生開始一直到感知運動階段和前運算階段,即0-7歲左右。

  (2)比較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比較非常感興趣,經常會進行一些比較,如大與小、冷與熱、長與短、輕與重等。這個階段的年齡主要是處于前運算階段,即2-7歲。

  (3)使用任意單位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表現為用任何工具都能去量,用杯量、用碗量、用繩子量,也用尺子量。他們在使用這些工具測量中逐漸意識到標準量的問題,也有使用標準單位的需求了。幼兒會在日?;顒雍徒鉀Q問題的過程中發現,使用標準化的單位不僅明確,而且有一致性,這樣更便于大家的理解。這個階段的年齡主要是前運算階段末和具體運算階段前期,即5-7 歲。

  7.時間的特點:

  (1)流動性:時間與物質的運動相聯系,是一秒-一秒、一分一分地過去,川流不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不可逆性:時間不能倒轉,流逝過去的時間是無法收回的。

  (3)周期性:時間是永遠不能也不會間斷的。它具有周期性,是一分一秒地流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交替更迭。

  (4)抽象性:時間沒有直觀的形象,既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人們總是要通過某種媒介來認識時間。

  (5)相對性:時間的程序不是絕對不變的。

  8.3歲幼兒的時間概念

  幼兒時間概念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晚

  (1)大約3歲左右,幼兒才開始意識到時間具有連續性,能夠認識到過去、現在和預計將來或以后。

  (2)幼兒在有秩序和規律的生活里感知著時間的順序,他們能夠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和黑夜的含義,也能夠初步感受到物體運動的快慢,并能在生活中逐步嘗試正確使用這些時間詞匯。

  9.5-6歲幼兒的時間概念

  (1) 5-6歲幼兒的時間概念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不僅能夠對今天、明天和后天有了更進-步的理解,而且對時間的長短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但這個階段的幼兒對時間的感知與體驗仍然是與他們實際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們還是要依靠周圍的一些事物來感知時間。

  (2) 5-6歲的幼兒對較長一段時間開始能夠有所體會。

  (3)幼兒在這個階段,也開始對相對較小的時間段能夠初步感知,對準確時間的感知能力也在不斷進化,能區分出較小的時間單位,如一兩個小時、半天等。因此,這時幼兒已開始對鐘表感興趣,開始初步接觸整點與半點。

  (4)這個階段幼兒對四季也開始初步有所體驗與感知,并知道各個季節的特征。

  學前兒童幾何形體的認知發展與教育

  1.幾何形體認知的意義:初步認識- -些幾何圖形是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基礎而又重要的內容之一,它不僅有助于兒童辨別和區分日常生活中的客觀物體,發展其初步的空間知覺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兒童理解和掌握數概念,從而促進思維的發展。

  2.立體圖形的含義:立體圖形是指所有的點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幾何圖形,圖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個面上。

  3.學前兒童幾何認知能力發展的特征:

  (1)先平面圖形,后立體圖形。

  (2)幼兒平面圖形認識的難易順序是:先圓形,后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圓形、橢圓形和梯形等。

  (3)認識立體圖形的順序是:球體、正方體、圓柱體、長方體和圓錐體。

  (4)幼兒圖形認識過程的發展特點為:最容易的是配對,之后發展到指認,最后才是命名,即配對一指認一命名的過程。

  (5)視覺、觸覺聯合協同認知。

  (6)喜歡創造各式各樣的圖形。

  (7)喜歡對物體進行分類活動,而幾何圖形則成為他們最喜歡的分類標準之一。

  4.5-6歲兒童的幾何圖形認知發展

  (1)幼兒已能把幾何形體作為區分或選擇實物形狀的標準。

  (2)進一步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

  (3)能感知、認識一些基本的立體圖形,做到正確命名并知道它們的基本特征,包括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

  (4)幼兒對幾何形體的認識往往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有直接密切的聯系。

  (5)幼兒能做到不受圖形擺放的位置、圖形的大小和顏色等變化的影響,正確辨認圖形,并對圖形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5.5-6歲兒童的幾何形體發展目標

  (1)進一步理解、體驗圖形之間的關系。

  (2)感知認識球體、圓柱體、正方體和長方體,能正確說出名稱和基本特征(如球體,不管從什么方向看都是圓的,把它放在平面上,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相似的物體。

  (3)通過探索來區分平面圖形和幾何體,能體會到平面圖形只有長短、寬窄,只在一個平面上:幾何體有長短、寬窄和高低(厚薄),能同時感受到長、寬、高等特征。

  6.圖形守恒的含義:圖形守恒是指人能夠不受圖形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與形式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

  學前兒童空間認知發展與教育

  1.空間知覺的含義:空間知覺是指對物體距離、形狀、大小、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

  2.學前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發展的主要特點:

  (1)幼兒對空間方位的知覺有明顯的年齡差異。年齡越小,理解的空間概念越狹窄。

  (2)在幼兒辨別空間方位的難易順序上,幼兒只能感知和理解基本的方位。

  (3)幼兒認識空間基本方位的順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4)幼兒在辨別空間方位時,要經歷由以自身為中心向以客體為中心過渡的發展過程。

  3.幼兒認識空間基本方位的順序:

  (1)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2)3歲兒童可以辨別上下方位概念;

  (3)4-5 歲幼兒空間感知發展較為突出的是已能夠辨別前后:

  (4)5-6歲幼兒對空間感知的一個重要特點,表現在能以自身為中心來感知、辨別左右。

  4.4-5歲幼兒的空間方位教育目標: .

  (1)在生活與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體驗前后方位。

  (2)引導幼兒從多種空間方位去感知、觀察物體的上下、前后。

  (3)引導幼兒感知、體驗遠處物體的上下、前后等方位。

  (4)引導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并學習按不同方向運動,如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等。

  5.5-6歲幼兒的空間方位教育目標:

  (1)感知、辨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并在實際生活中隨時加以運用。

  (2)能夠感知、描述周圍環境中物體的位置。

  (3)能夠感知、體驗物體運動的方向與物體位置的變化。

  (4)辨別各種畫面中物體的空間方位。

  6.4-5歲兒童空間認知的教育: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鼓勵幼兒描述自己對空間方位的感知和體驗。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與活動中感知自己身體的前后,并嘗試正確運用上下、前后等方位詞匯,理解這些詞的含義。

  (3)利用繪畫、手工游戲等活動引導幼兒正確理解不同情況下的上下、前后空間方位。

  (4)在讓幼兒辨別、感知空間方位時,教師要說明確切的空間位置。

  (5)鼓勵幼兒對教室中的各種物品尋找恰當的擺放位置,在活動中感知不同物體擺在不同地方,感受不同的空間方位感。

  (6)和幼兒-起識別熟悉場所的位置。

  (7)在健康、科學、音樂、繪畫和舞蹈等其他領域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空間方位和運動方向。

  生命科學領域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1.探究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主要是觀察和記錄。

  2.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經驗:生物的身體特征、生物的基本需要、生物的簡單行為、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變化與多樣性、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

  3.生物變化性與多樣性活動的主要內容:關于生物變化性與多樣性的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多種多樣的生物,以及生物如何隨著季節、環境等的變化而變化。

  4.生物身體特征活動的主要內容:關于生物身體特征的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動物和植物的外形特征。

  5.生物身體特征的活動設計要點: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觀察,可利用集體教育活動、自然角、戶外活動場地、種植園、養殖區、植(動)物園等途徑開展。設計要點是以實物為觀察對象,可運用一定的輔助工具,幫助幼兒獲得第一手的鮮活資料。

  6.生物身體特征的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指導分為4個層次:

  (1)激發幼兒興趣;

  (2)明確提出問題:

  (3)引導幼兒用多個感官進行觀察;

  (4)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7.生物基本需求的活動的主要內容:關于生物基本需求的活動設計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生物對于食物、水、空氣、居所等的需求。

  8.生物身體特征的活動設計要點:可利用集體教育活動、自然角、養殖園等途徑,采用觀察、實驗、討論等方法開展。設計要點是:用實物進行觀察與實驗,輔之以圖片、視頻、書籍等,幫助幼兒在探究中獲得知識和經驗。

  9.生物基本需求的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引導分為以下幾步:

  (1)出示材料,明確問題;

  (2)請幼兒進行猜想并記錄;

  (3)猜想后進行個別觀察并記錄:

  (4)觀察一段時間后,請幼兒討論、交流實驗結果,并分析得出結論。

  10.生物簡單行為的活動的主要內容:關于生物簡單行為的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動物的運動方式、捕食方式等,植物的向性運動、吸水方式等。

  11.生物簡單行為的活動設計要點:可利用集體教育活動、自然角、養殖園、動物園參觀等途徑,采用觀察、實驗、討論等方法開展。這部分內容中由于很多動物的簡單行為無法觀察到實物,可更多地借助于視頻、圖書、圖片等幫助幼兒理解與掌握,但應注意資料查閱與收集盡可能請幼兒自己完成。

  12.生物簡單行為的活動中教師的指導:

  教師的引導較為嚴格地按照擦究式科學教育活動的步驟進行:

  (1)出示材料,明確問題;

  (2)請幼兒進行猜想并記錄:

  (3)猜想后進行實驗設計并實施,對實驗變化進行觀察;

  (4)請幼兒討論、交流實驗結果,并分析得出結論。

  13.生物變化性與多樣性的活動設計要點:可利用集體教育活動、自然角、養殖園、外出植(動)物園參觀等途徑,采用觀察、討論等方法開展。這部分內容仍應以實物觀察為主,輔之以視頻、圖書、圖片等幫助幼兒理解與掌握生物的變化性與多樣性。.

  14.生物與環境活動的主要內容:關于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的活動主要是幫助幼兒了解動生物的生長變化與天氣、溫度、季節、地理環境、空間環境等的關系。

  15.生物與環境活動的設計要點:此部分內容可利用集體教育活動、自然角、養殖園、外出植(動)物園參觀等途徑,采用觀察、實驗、討論等方法開展。

  物質科學領域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1.物質科學領域的內容:物質科學領域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物質與材料的特性、聲光電磁、力與簡單機械。

  2.物質與物體的三態:物質的三態變化包括固態、液態和氣態,與之對應,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和氣體(氣體部分的內容放在地球空間領域論述)。

  3.固體的特性:固體的特性包括顏色、大小、形狀、輕重、質地、軟硬、彈性、溶解性、吸水性等。

  4.液體的特性:液體的特性包括顏色、濃度、味道、體積、重量、形狀、沸點、表面張力、酸堿度等。

  5.活動設計《泡泡的形狀》:利用吹泡泡游戲探究液體的特性,其核心經驗是液體的表面張力。

  活動設計《看誰彈得高》:利用拍球游戲探究哪類球彈的高,其核心經驗是固體的彈性。

  活動設計《它們的滾動路線一樣嗎》:探究物體的運動方式,其核心經驗是物體的滾動,即不同形狀的物體其滾動路線不同。

  6.物體的運動方式:

  物體的運動方式包括移動、轉動、滾動、擺動和振動。

  (1)移動是一個物體沿直線從A點到B點:

  (2)轉動又稱旋轉運動,即圍繞一個中心點做圓周運動,整體不發生位置變化;

  (3)滾動是在圍繞中心軸做移動的同時,物體的整體位置發生變化;

  (4)擺動是物體來回搖擺時的運動;

  (5)振動是一個狀態的改變過程,物體上下或左右有頻率地往復運動。

  7.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

  (1)物體或材料的變化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3)物理變化伴隨的現象是物質的形狀、狀態、大小的改變;化學變化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但發光、發熱、有氣體生成、有沉淀的變化不一定都是化學變化,如燈通電后會發光發熱、水沸騰產生水蒸氣、沙不溶于水而沉淀等。

  (4)在化學變化中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但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同時發生化學變化。

  活動設計《怎樣讓方糖化得更快》:探究固體的物理變化,其核心經驗是溶解,即方糖在水中的溶解。

  8.聲音

  聲的含義: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的運動現象。

  聲音的特性:

  (1)響度:即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單位是分貝。

  (2)音調:即聲音的高低(高音、低音)。音調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3)音色:又稱音品,波形決定了聲音的音色。

  9.活動設計《聲音從哪里來》:探究聲音的來源,其核心經驗是物體振動產生聲音。

  10.光的傳播、反射和折射:

  (1)傳播:光可以在真空、空氣、水等透明的物質中傳播。光線在均勻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在物理學中,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3)折射:光線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叫做光的折射。

  11.色散和影子:

  (1)色散: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2)影子: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是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線的傳播,光線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如果光不沿直線傳播,一部分光線會繞過不透明的物體,因此,影子的形成證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12.活動設計《光怎么走路》: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探究光的傳播,其核心經驗是光沿直線傳播。

  13.活動設計《影子跑了》:在戶外活動時探究光與影的關系,其核心經驗是影子變化與光照角度的關系。

  14.電、電流和電路:

  (1)電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物理現象。

  (2)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做有規則的定向運動就形成了電流。

  (3)電流流過的回路叫做電路,又稱導電回路。

  15.活動設計《燈泡發亮了》:在集體教育活動時探究電路,其核心經驗是電路的三元素。

  16.活動設計《摩擦起電》:在集體教育活動時探究靜電,其核心經驗是摩擦產生靜電及靜電現象。

  17.磁鐵的分類:

  一類是永磁體,即磁性保持較長或長期時間;

  另一類是軟磁體,即較短時間內有磁性。

  18.活動設計《磁鐵哪里吸的多》: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探究磁鐵,其核心經驗是磁鐵兩頭的磁力大,中間磁力小。

  19.活動設計《摩擦力》:結合日常生活通過集體教育活動形式探究摩擦力,其核心經驗是摩擦力的大小與其改變。

  20.活動設計《一指神功》:在集體教育活動中探究簡單機械,其核心經驗是杠桿可以省力。

  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1.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活動的內容:在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適合幼兒階段探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地球的物質,如沙、石、土、空氣和水等;天氣和氣候,如四季氣候的特點、各種氣象等;地球、太陽與月亮的活動,如三者的運行規律、相互關系等。

  2.幼兒在土壤與沙子部分可探究的核心經驗:

  土壤和沙子的類型及其特點(顏色、形狀、軟硬、黏度、透水性、保水性、透氣性等);土壤的形成,如粉碎的礦石與腐爛的植物形成土壤;土壤的構成等。

  可通過集體教育活動、區角活動、戶外活動、日常活動等途徑,采用實驗、觀察等方法,以操作實物為主,輔之以書籍、視頻等資料,運用繪畫、符號、表格、照片、制作模型等方式進行記錄,幫助幼兒初步認識土壤與沙子。

  3.太陽輻射的作用:

  太陽輻射能維持地表的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太陽輻射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提供能量,如植物生長需要光和熱,工業使用的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都是太陽能轉化來的,成為“儲存起來的太陽能”。

  4.月相形成的原因:

  月球本身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月球只有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即我們看到的發亮的月亮。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不同,這就是月相的來源。

>> 點擊閱讀全文 <<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回復“押題”獲取余下押題資料

上一篇:廣東省自考00393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押題資料
下一篇:廣東省自考00389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押題資料

深圳自考網書籍購買地址

深圳自考交流群

掃碼加入考生交流群

一起探討自學考試